輕輕鬆鬆的選到您 「對味」的茶
有關於製茶,第二話:焙火-火候
繼紅茶、綠茶、烏龍茶…茶茶茶-傻傻搞不清楚(一)?之後,我們可了解,茶葉經過「發酵」之後,兒茶素類產生氧化。茶葉的初步的香味在此形成(有的像蘭花、桂花香)。但為了不讓香氣因持續發酵完全散失,利用高溫來破壞酵素的活性,抑制茶葉繼續發酵,保有半醱酵茶類特有的香味。這個階段十分的重要,尤其是烏龍茶。另外茶葉類有「單醣與雙醣類」,少量的醣類,烘焙時的「糖香味」可以說完全靠它,糖本身就有糖的香味,加熱有蜜香,再熱有楓糖香(重焙火之下,有點像咖啡香)。
各家茶葉製茶師手法的精妙,就在於「發酵」與「焙火」的二大領域裏,各施展乾坤。同一茶區的茶葉,因為不同的炒茶師的手法,展現不同的風味,這可是一門差異相當大的藝術喔!以下是烏龍茶火候程度整理:
焙火程度 |
火候 |
焙火溫度約 |
俗稱 |
輕焙火 |
2-3分火 |
90-110度 |
生茶、清香茶、清茶 |
中焙火 |
3-5分火 |
110-140度 |
半生熟茶、 |
重焙火 |
6-8分火 |
140度以上 |
熟茶 |
以上整理,希望大家能看的懂!
所以呢!「有學就會有用」。 上戰場實戰囉!
綜合以上的見解,當您到了茶行,可以使出您的功夫來挑茶!
第一步:表明喜好茶種:(例如:文山包種、烏龍、翠玉、 金萱、四季、紅茶、綠茶)
第二步:再來喜好茶區:(例如: 阿里山、杉林溪、梨山、鹿谷、松柏嶺、日月潭...等) (如果您已經到了茶區,最好不要問其他很遠茶區的茶…比如您到鹿谷,卻說「我喜歡阿里山」的茶…這樣茶農老板可能會很傷心的!)
第三步:如果是烏龍茶,就進一步表明要的烏龍茶的烘焙度:重焙火.中烘-半青熟.輕焙火.清茶(或5分火,3分火…)
第四步:價格:價格(機剪茶比較便宜或手採)
這樣就可以輕輕鬆鬆的選到您 「對味」的茶。
(以上全篇完)
感謝各位看官們的光臨,耐心地將文章從頭看完,如果您對此篇文章有共鳴,歡迎轉寄給您的好朋一同分享。
想「引用」本文章及圖片的朋友,我們亦歡迎,但請註明「出處」即可;同業的朋友,亦歡迎引用但請「事先告知我們」,
我們的聯絡方式:service@u-mai.com.tw,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