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的風景山明水秀,境內風景名勝相當的多,石門水庫就是其中其一page.jpg

今天新聞說,本周是石門水庫的楓紅最美的一周,剛好天氣還不錯,帶著家人來此走走~

石門水庫是一個相當親民的景點,也是大台北地區的後花園,交通相當便利,由台北過來一個多小時即可到達。



石門水庫地理位置,位於大漢溪上游,地處桃園區大溪區與龍潭區、復興區、新竹縣的關西鎮之間,由於大漢溪口處有雙峰形狀好像二扇石門,因而得名。

石門水庫是攔截大漢溪溪水蓄水而成的大蓄水池。石門水庫是台灣北部的主要水庫之一,於民國53年完工(1964)。水庫總長度為十六.五公里,滿水位面積八平方公里,壩高133公尺,每逢洩洪時氣勢磅薄,總吸引遊客至此欣賞壯麗景觀。

石門水庫的入口處不只一處,我們今天從坪林站進入石門水庫參觀。

這是坪林站收費入口處。不需要個人門票,但需要酌收車輛入場費。大型車300元、小型車80元,機車30元買好門票入內參觀

進入坪林站之後,右手邊是進入園區,馬上被這株的青楓紅所吸引,紅色、綠色的楓葉交叉相當美麗,拿起相機拍個不停

看來被這棵青楓吸引過來的朋友不只我一個…

「坪林公園」,是石門水庫的後池範圍



坪林公園的的腹地相當的大,還有大片綠地,很適合闔家來此踏青

上圖右邊,石門山的山腳下延申至前池,這一大片就是石門水庫的賞楓一級戰區- 楓林步道、槭林公園

今天風和日麗,一大早已經有許多的人來此踏青了

坪林公園路旁有大量的槭樹,如果不注意,還以為是楓樹呢!

我喜歡這種由陽光透過樹葉的感覺



這裡空氣又好,風景優美,是溜小孩很好的地方

折回入口處,往大壩區風景區前進。會先經過溪洲公園。上了斜坡,就是溪洲公園,公園的地標是一塊原石,大大的刻著「溪洲公園」。

DSC01699.JPG

道路兩旁的樹葉已隨著天氣變涼,已由綠轉黃變紅,漫步在其中,讓人感覺到冬天的氣息

這感覺是有點像「楓樹」?

仔細瞧瞧...這一區種植的樹其實是「槭樹」。

「槭樹」雖比不上楓樹來得美麗,黃綠紅交錯的樹葉,也別有一番韻味。由其是陽光從中透了出來,這種感覺真好

溪洲公園裡的落羽松,在陽光下真是美麗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石門水庫大壩區。

石門水庫已經來過好幾次了,如果第一次來的朋友可先到旅客中心看一下路線導覽。

旅客中心的左手邊,靠近水庫有一條路往下走,就通往「遊艇碼頭」。

從大壩區搭乘遊艇往上游遊水庫,沿途風景有龍珠灣、石秀灣,新柑坪、二層坪、大溪坪等景點可供遊客駐足遊憩。


位於「旅客中心」旁,有蔣先生的銅像。



蔣先生的銅像位於高台上,是一處制高點

登上水庫壩區眺望水庫全景。

從旅客中心左邊就是「壩體」,過了壩體,有許多景點如:溢洪道、嵩臺、楓林步道、槭林公園及依山閣等。

下圖在壩體的制高點的亭子,名為「嵩台」

居高臨下,每逢颱風季,大壩洩洪時,水庫的水就是從這裏往下游宣洩而下~氣勢磅薄,場面十分的壯觀

快到了「依山閣」,從壩頂往下望~這個角度看石門水庫別有一番風味!

依山閣旁的「石門勝景 」地標。「依山閣」內,就著石門水庫興建的文物與歷史介紹,大家可入內觀看一下解說,對石門水庫可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依山閣的旁邊一大片就是有名「賞楓、賞槭」的一級戰區

以「依山閣」前方往下的路為中心,往下是「槭林公園」,往上是「楓林步道」。

大壩的對岸則有石門勝景、依山閣、楓林步道等景點,其中楓林步道兩旁栽植多達3000餘棵樹齡超過30年的楓樹及槭樹。

從壩底後池一路延伸到壩頂,路上處處可見楓紅美景,槭林公園就是由此路下去。



楓葉一片金黃。其中紅色的楓樹穿插其中,真是美麗~

楓葉的變色非常奇妙,似乎會都說好了…如果一株楓樹紅,在週遭也會受渲染一起變紅

您可以從「中線收費站」,入石門水庫,將車輛停於收費站的停車處

再慢慢走上去;或是從「高線收費站」進入,將車停於「賞楓步道」的路邊停車格,但一定要提早來,否則是不會有停車位的~

時間已接近中午,太陽從已高掛枝頭。

一張曝光過夠的照片…我個人還蠻喜歡的

我們也結束了今天的旅行(完)  

延申閱讀

其它旅遊主題, 點選圖片連結原始網站,有各景點詳細的介紹  

陽明山國家公園景點分佈
墾丁景點介紹
高雄港景點 太魯閣國家公園景點
淡水、 北海岸景點 基隆、東北角海岸景點
芬多精森林步道景點 全省賞櫻景點
賞楓、泡溫泉景點 花蓮景點介紹

賞楓、泡溫泉.jpg

台東景點介紹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石門水庫 賞楓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k.man 的頭像
    link.man

    春曦.甘露水

    link.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