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時台北正在下著雨,氣溫只有12度,一大清晨就出發是為爭取有多點旅遊時間
大鵬灣潟湖位在屏東縣東港鎮海濱,從國道3號的終點下來,向右行駛就會到「大鵬灣旅客中心」這是「大鵬灣的導覽圖」,上面有大鵬灣的各個景點標示:
大鵬灣國際休閒特區入內,今天不需要收門票,但要收停車費
在園區內,可以體驗帆船、獨木舟、天鵝船、風浪板及坐渡輪到蚵殼島。另外,如果有多點時間您可以騎自行車環湖觀察各溼地生態
日據時期,日人曾於大鵬灣建立海軍航空基地,成為二次大戰侵略東南亞的水上飛機基地,也就是著名的日本神風特攻隊駐紮基地。這是「國際休閒特區」的飛機造型觀景台地標,仿當年日本神風特攻隊使用機型外型所建
就因為曾經是二戰時的空軍基地,因此園區有7個像這樣的防空洞~
更有著許多軍事設施的遺蹤-水平面「機槍碉堡與射口」
台灣光復之後,將空軍幼校設置在此,寄望「大鵬展翅,鵬程萬里」,因而更名為「大鵬灣」。
「大鵬灣」的形成,是「林邊溪」與「東港溪」挾帶大量的泥沙淤積,慢慢地堵住海灣的出口,才形成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大鵬灣的現況。
由於出海口小,腹地大是台灣最大囊狀潟湖。而泥沙淤積形成一長條狀的地形,由陸上延伸入海中,即今日的南屏半島,有著大鵬灣的地標「鵬灣跨海大橋」作銜接,跨越出海口
大鵬灣內生態相當豐富,而且由於潟湖內經常風平浪靜,提供動植物相當好的生長環境。大鵬灣的濱海地區生長了一大片的海茄苳紅樹林,紅樹林蘊藏了相當豐富的生態資源也因為豐富的生態及地處於北迴歸線以南的的熱帶,每年冬季都有數以千計的各種候鳥包括小燕鷗、黑腹燕鷗、小白鷺…來大鵬灣潟湖區渡冬。
在小朋友的要求下,要體渡輪遊湖-但由於「國際休閒特區」的渡輪要到下午3:00才有航班,只好失望的開車離開這裏…
本想開車再環湖一週後,離開至東港吃午餐。竟然發現原來在 「國際休閒特區」的另一頭「濱灣公園碼頭」,也有渡輪可體驗!都怪我之前沒有作功課,差點lost掉以下重要的體驗…
「搭船遊大鵬灣潟湖」
買了門票之後進入碼頭區
這是碼頭及船鄔
這是今天要搭的船,大鵬二號
出港了~ 前往蚵殼島
大鵬灣有著豐富的浮游生物,是飼養牡蠣好環境,所生產的牡蠣新鮮肥美大鵬灣養蚵面積曾高達有84%大鵬灣水域。而被丟棄到灣內的蚵殼,經年累月竟然形成了這座露出水面的蚵殼島
看到了蚵殼島的碼頭了~
至於為什麼大家都把蚵殼都倒在這裏呢?那是因為「統一」倒在這裏,免得到處亂倒,妨礙航道影響船隻航行之故~
這座蚵殼島漲潮時會全面隱身在水平面下,退潮時才會露出
船鄔的一景:好多小魚喔!
蚵殼島的灘地
一片隨潮水漂泊的水草~
蚵殼並不大,是一個環狀步道,走一圈約花2鐘就完了~不過小孩子覺得很新鮮,在上面跑跑跳跳的~
這是蚵殼島的「採蚵姑娘」,正在處理現採集的鮮蚵~
看到了蚵殼島碼頭唯一店家,或許小孩覺的新鮮,吵著要吃當地的採剝的蚵(雖然心中盤算要到不遠的東港去吃海鮮... )~
看一下時間…接近中午了~嗯!好吧~變更計劃
味道嘛~因為新鮮,所以沒有話說,尤其是原味鐵板鮮蚵!!!這樣就花了6百多大洋~看著家人吃的津津有味,也算值得了~
船公司通知,要進行下一個行程,遊湖生態解說了~又上了船囉~
離開了蚵殼島,bye bye了
接近地標「鵬灣跨海大橋」了~
「鵬灣跨海大橋」很特別。這是全台唯一一座可以配合船舶進出而設計的開啟式景觀橋。但只有每週六、日和國定假日的黃昏(夏季下午5點,冬季下午4:30)才有開橋秀可觀賞。今天是無緣看到了~
這兩隻白露絲,當我們船隻駛時,它們會在船尾躲避東北季風,減少風阻~真的很聰明,給你拍下來~
由於沒有任何溪流注入大鵬灣,來稀釋海水濃度,潟湖內的水比外海的水還要鹹!也因此水質容易受污染~所以這個像鴿子籠的設施,就是檢視監控大鵬灣水質的裝置
來到了「大鵬灣國際休閒特區」的前方~
看到賽車場入口地標-水上飛機
這是水上「機槍碉堡」
值的稱許是:「導覽的解說員」講的很精彩,只是我都記不起來~回到家才想到:
「機槍碉堡」的射口在漲潮時會被淹沒,不是失去功能嗎?為何有如此設計?
如果了解的專家,可否賜教?
遊湖了一圈,又回到了岸邊了。
這裏的風景真的很美!!!風徐徐的吹,如果您不搭船來這裏散步也不錯。
(完)
朋友,謝謝您的到訪!邀請您在我的粉絲頁按個「讚」~您的一個「讚」,對我有著莫大的鼓勵!非常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