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享文同步刊登在「絡客客在地吃喝玩樂」的旅人遊記
Wiscome今天旅行方式有了一點不一樣的改變,今天體驗坐火車至貢寮,再走草嶺古道
夏天健行是最催汗的了,也是減肥最好的方法~
上一次來草嶺古道已經是很多年的事了,當初一起來的夥伴畢業後各奔東西,很難相聚在一起像悠閒的登山了。
草嶺古道的入口-「遠望坑口」,「遠望坑口」在貢寮火車站與福隆火車站中間,腳程距離均需50分-1個小時才會到達,我們則選擇從貢寮火車站出發
其實在每年11月賞芒花的季節,有接駁車接送福隆火車站至草嶺古道遠望坑口。我們則選擇沿著102縣道至遠望坑口
沿途田園風光十分的秀麗,只是要提醒各位朋友,離開市區之後,就不在有商店,請備足3-4個小時的飲用水及糧食
走了一個小時,早已汗流夾背。雖然遠望坑的路標就在前面,還是在路邊陰涼處,休息了起來
草嶺古道原是先民開闢宜蘭地區時,聯絡宜蘭與台北城的重要道路,直至1924年隧道完工,北迴鐵路火車全線通車後,才漸趨沒落。
草嶺古道主要路段為,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與宜蘭縣頭城鎮大里的山區路徑,全長約8.5公里。
看著小朋友喝水的速度,真怕飲用水準備不足!休息了一下子,繼續今天的行程
不久就到了遠望坑公園,這裡有公廁、涼亭、草坪,微風徐徐與剛才酷熱的天氣有著天壤之別~
遠望坑公園風景十分清幽,公園旁有一荒溪,溪水十分的清澈,水中有許多的魚蝦漫游其中
小孩見到了溪水,興奮的不得了!敖不過他們的要求,允許他們在此泡泡腳,稍作休息。
這是遠望坑公園的生態池
遠望坑公園附近的梯田與田園風光
繼續出發,草嶺古道從這裡開始進入了有了大量樹蔭可遮蔭的路段。
到了遠望坑橋
來到了跌死馬橋
Z
這是跌死馬橋,相傳百餘年前這一座橋為木板舖設,由於此地風大雨多,橋面容易溼滑。曾有基隆來的商隊,運行貨物的馬匹到此已十分疲憊,在通過此橋的跌落橋下摔死,因而得名。但目前僅見告示牌,卻不見其說明此橋命名的由來,真是可惜!
古道沿途林相為低海拔的常綠闊葉樹林和人工栽培的針葉樹
路邊亦發現有大量的「山棕葉」可製成蓑衣,蓑衣是早期人民的雨衣。現在只能在博物館才看的到了~
我們必須在此產業道路,左轉進入古道
從這裡開始一直到了虎字碑及埡口,進入了健行爬坡段,也是此次健行最為艱辛的路段
一連串的石磚及石階道路,開始有點吃力,仔細看一下這些地上的石材,從切痕看起來應是現代的產物
走到這裡,又一次的汗流夾背。這時想一下,我們不過是健行,就這麼累…那當年那些搬運石料工程人員的辛勞自然不可言諭,真的心懷感激~
「雄鎮蠻煙碑」到了。「雄鎮蠻煙碑」為 為國家三級古蹟 ,這是清朝同治6年(1867年)冬季,劉總兵當時來到此地,雲霧繚繞,不辦方向。總兵劉明燈書寫了「雄鎮蠻煙碑」鎮住山魔,使其無法迷惑行人作所設,神話之說也為本次的旅行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冬季的草嶺古道,東北季風盛行,東北風帶來了水氣,因山勢之故,在此集結成雲霧,始有山魔之說。雖現代的知識可解釋雲霧的現像,但傳說提醒人們敬天地鬼神,亦有其教化的意函。
草嶺古道的步道爬升此已經進入較高海拔處,這裡有個棧台供遊客休息,內有公共廁所供民眾使用
由於東北季風盛行,由此而上其林相丕變,芒草生長茂盛,幾乎不存其餘樹種。聽說秋天的草嶺古道,芒花綻放的季節,芒花隨風搖曳、輕柔淡雅,美不勝收!
嗯~其實現在也是很漂亮
已到了「虎字碑」
「虎字碑」為國家三級古蹟,也是總兵劉明燈所書寫, 清同治六年(1867年)冬季所書 ,虎字碑在在地為古道的埡口,東北季風從埡口吹過額外的強烈,劉明燈取《易經》「風從虎、雲從龍」之意,亦有「風至而霧散」的道理,以「虎」字來鎮風魔
相傳虎字碑有公、母之分,另一座虎字碑目前置放在坪林新北市坪林區坪林茶業博物館
到了虎字碑,已離古道制高點不遠了
已經到了制高點,草嶺古道的制高點為一埡口,回頭看一下來時路,非常有成就感!
往右邊是前往綠草如茵的「桃源谷」,可惜我們已經沒有體力再往那邊過去了…
在制高點上欣賞風景,稍作休息。
這裡視野真好。往東俯眺太平洋,可清楚看到向北流的日本黑潮,藍天白雲與琉璃般的海洋,非常的美麗。
在山下的鄉鎮就是大里,遠方的龜山島相當的清楚,海風陣陣的吹過來,暑氣全消
這裡是新北市與宜蘭縣的交界,站在此處,一腳是新北市,一腳是宜蘭縣,這種感覺很奇妙!
龜山島作業的船隻,拉一下長鏡頭瞧瞧,雖然依然不清楚,但還是請各位朋友看一下
該下山了,
山中的產業道路彎延而下,但健行的道路卻是取直線下切,所以距離比較近
沿途的風景秀麗,視野相較於貢寮北段,較為開闊
走了20分,來到了「客棧遺址」-盧宅
這是古道上的一家「客棧」,如今已沒落,留下斷垣殘壁供後人憑弔
拍完照,繼續今天的行程
來到了「虎字碑護管所」,見到有寫「茶裏王」的販賣機,小朋友直呼「得救了~有冰冰的飲料喝了!」
虎字碑護管所除了有投幣式飲料販賣機,亦設置有公共廁所
休息了一下,下山了
回頭看山上看了一下,剛才拍照觀景台,在這個角度看來,別有一番風味
已經聽到濱海公路的車子聲音,意謂著我們已經離文明不遠了~
果然,到了大里慶雲宮了
慶雲宮主祀「玉皇大帝」,俗稱天公廟,自創立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昔日是草嶺古道大里段的入口,「慶雲宮」座落在幽靜的草嶺古道的起點上,再往前就是人煙稀少的山路了,昔日路過的先人,總是在此祈求行程平安
慶雲宮神威顯赫、聲聞全台,香火鼎盛,各地的信眾前來參拜,絡繹不絕,為台灣東北角的信仰中心。
依山面海,風景秀麗,前方就是廣闊的太平洋,龜山島就是在前方。天空的藍天白雲與藍色大海,非常的美麗。
我也帶著家人進入天公廟參拜,感謝十方神明保佑,今天的行程平安順利完成。到大里火車站坐車結束今天的行程(完)
本分享文同步刊登在「絡客客在地吃喝玩樂」的旅人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