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國家公園是台灣在戰後最早成立的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內,有許多知名景點如船帆石、佳樂水、關山夕照、白沙灣、貓鼻頭、龍鑾潭、海洋生物館、鵝鑾鼻燈塔、墾丁國家林林遊樂區、社頂自然公園、南灣、龍盤公園。全境屬於熱帶,是一個遊山玩水的好地方。
今天要去「社頂公園」。或許各位對於「社頂公園」比較陌生,「社頂公園」是墾丁國家公園中較晚開放的景點。
要去「社頂公園」有二個入口,一是從墾丁大街附近的入口進入,另一個入口則在「船帆石」。這是墾丁大街的入口處,有著漂亮的入口牌樓
「社頂公園」緊臨「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但個人覺得一天之內只可能走完其中一個景點,因為這兩個園區都很大!如果想要兩個在同一天要走完,對於不常運動的我鐵定明天會「鐵腿」~
這是停車入口處。入園不收門票,但要收停車費
一入社頂公園,就有一片相當大片的草坪
我是沒有看到「禁止進入」標誌,很適合在上面從事親子活動~但也要小心「毒蛇」出沒!!!
「社頂公園」珊瑚礁植物,高處俯瞰墾丁的寬廣的「山景」、「海景」為主要特色。
本來想將全部的步道走完,後來路上的好心人士告訴我走外圍的話約要3-4小時…於是折衷走中至「涵碧亭」這條路線
只好將最遠那一條有「保育類動物-梅花鹿」的步道,忍痛捨去了~下次有時間再來吧!(話雖說如此,但實際上下次來不知何時了?!)
這條路線延途的景點有:小裂谷-->石灰窯-->小峽谷-->迎風門-->草原-->大峽谷-->涵碧亭
社頂公園內有多處的珊瑚礁岩裂縫造成的「一線天」景觀,其中小裂谷、小峽谷、大峽谷都是此類景觀
再來是「石灰窯」,第一次看到這個東西,十分稀奇~特別停留下來研究一番
它是早期以此設施,燒製石灰。「石灰」是早期還沒有水泥時,的重要建築材料。因社頂公園內到處都是珊瑚礁石,早期以此材料燒製石灰成為當地相當重要的產業
在窯的上方放置珊瑚礁石,下方放置材火燒製。珊瑚礁石受熱,水份蒸發之後,就成了「石灰」
再往前走,回頭到一下來時路,這個「珊瑚礁石與前方的樹」真的特別,像不像烏龜呢?
來到了叉路口,要往那裏走呢?向右走,向左走?
看一下路標…如果我們要看到所有景點,就要往左走~
來到了小峽谷
「一線天」的地型,有點像「洞穴」,只是有開口。走在這裏真的需要小心上方獮猴出沒,造成的落石。 但我更擔心有「毒蛇」出沒~
快速通過~
這是迎風門-在山陵線上的隘口,風從這裏吹過來,在這個12月天真是涼~涼~涼!!!
繼續往前走
不久就到了「草原」-其形成是人為「放牧」、「遊客走過」及「東北季風」因素所造成。才有這一片綠油油的「大草原」,
這裏可遠眺太平洋,可惜今天的視線不良,並無法拍到「非常藍太平洋」的「夢幻照片」。
再來來到了「大峽谷」
走這個步道難度比「小峽谷」還高,通道也比較狹小
「大峽谷」內彎彎曲曲,有些路段光線微弱,還好有帶手電桶。不過還是怕會有「有毒小動物」
喔!對了如果您跟我一樣是個「心寬體胖」的人。建議不要進來…真的會卡住~
終於出來了!!!
繼續往前走
看一下現在位置
已經快到了涵碧亭,加油
已經到了涵碧亭的入口
快到了~往上走…涵碧亭是建在幾塊大珊瑚礁上
12月天的東北季風真的很大~
這是東北季風所造成的「風剪樹」景觀。什麼是「風剪樹」,其實是東北季風長年同方向吹襲,最後的樹被吹到伏貼在珊瑚礁上的特殊景像
這是往東北方的景色,可惜視線不良,看不到蘭嶼
這是剛才來時經過的「大峽谷」及「草原」
這是往東南方的景色
已經走了快二個小時了,在涵碧亭上休息並欣賞風景後,踏上的回程,路上的九重葛開的真漂亮!
再近拍一張~
回到了停車場,往墾丁市區的路上,拍了一張船帆石的遠景照片
(完)
朋友,謝謝您的到訪!邀請您在我的粉絲頁按個「讚」~您的一個「讚」,對我有著莫大的鼓勵!非常感謝您~
留言列表